孔孟论学习PPT课件最新版是一款很实用的PPT教学课件,该文章的内容比较全面,而且还能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所有有需要的老师欢迎下载!
孔子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受迷惑,五十岁能懂得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不用怎么想就能明白,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超过规矩。”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危险。”
子贡问孔子:“孔圉凭什么借谥号为‘文’?”孔子说:“他勤奋好学,不以对身份低微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圉的谥号为‘文’。”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我自己要停止!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继续,我自己要继续!”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是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再存活的了。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把王冷淡到了极点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呢?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术是小技术;但不专心致志地学,就不能得到收获。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着,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与另一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学得好。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另一个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就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两三页罢了。仁道的人天下无敌,凭极仁道的周武王征伐最不仁道的殷纣王,怎么会使许多血让木棒都漂浮起来了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诵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理解:习、说、罔、殆、知、愤、悱、居、资、暴等关键词语。
3·了解孔子、孟子、及《论语》、《孟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比较学习“孔子九则”与“孟子九则”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诵读孔孟读书妙语中,受到启发、教育,思考自己的读书
学习体会。
[教学重点]
1·学习“习”等文言词语。
2·理解诸则文意,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辨析文中的读书之道。
3·比较“孔”“孟”议论方式的特点、优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意;分析文中议论方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读书格言。
2·点拨法。点拨关键字、词、句;点拨自己的学习与格言的道理的异同;点拨文中的
潜在用意。
3·讨论法。发掘文中的疑点,一起讨论,作出自己的观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孔子论学习(前九则)”。
2·学习“习”等关键词语。
3·理解诸则文意,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辨析文中读书之道。
4·孔子从几个方面谈了读书之道?
5·试发掘诸则语录片断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真切导入
同学们,八九年来,读书是我们大家最有真切感受的事。说说你的真实感受好吗?(学生发言)
或许你很厌烦,很害怕;或许你很快乐,很充实;或许你很盲目,很迷惑;或许你很明确,很主动……不论怎样,这些都是大家面对读书学习会有的一些正常感受。不过,除了这些点滴零散的感受外,我们也应该有一些冷静深入的思考,想一想什么是我们需要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的原则,学习的意义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会读书学习的人。
本单元,我们的话题就是读书,孔孟论学习,鲁迅谈读书,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妙悟,无论是格言警句,还是雄辩的推理,不管是风趣形象的阐述,还是精彩动人的故事,都将启迪我们的求知之路。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孔子,孟子的十则论读书学习的格言。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最有资格谈论读书学习,不过我们拥有自己的学习经历,也完全有资格去和他们对话讨论。大家一定要当仁不让,以我来注孔锰,敢于发问,敢于讨论。
我们先来与孔子对话,看课文中的前九则。
二·理解文意
1·结合课文注释,先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