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
B

分类导航

高中历史电子课本百度云完整版 

大小:293.0MB更新:2018-07-11
类别:电子书籍系统:XP/Win7/Win8/Win10

软件介绍

高中历史电子课本精选高中学生电子教材完整版和高中教师用书电子书,包括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非常方便家长们学生们,老师们进行参考,如果你需要这款电子书,那就来9553下载使用吧!

高中历史电子课本百度云下载完整版
高中历史电子课本百度云下载完整版

怎样学好高中历史

知识点的学习

高中历史的学习并不难,只要能够吃透教材基本就够了。

1、最基本的:要端正学习态度。学习是自己的事,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方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有所成。

2、学好历史,上课专心听讲很重要。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课上动脑动手,集中注意力。因为一般来讲,老师教授的知识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来进行的,所以上课的专心很重要。

3、历史有很多知识点要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是必须的。学习效率低就意味着掌握同一个知识需要花费的时间是别人的几倍,这样长此以往,学习只会越来越跟不上。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复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速读记忆的练习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倍左右,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我们学校开展的帮助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假期速读记忆训练班”用的就是这个《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可以参考。

4、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老师讲授的知识是面对所有学生的,每个人的具体掌握情况不同,所以自己要学会调整,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计划主要是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利于要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5、做题实战。学好历史,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各种题型的答题思路。

一、对于课本的学习:

上课之前选择5-10分钟(课间休息的时候)先看下需要学习章节的目录,对上课的章节有个大概的认识。

上课的时候注意章节主要知识点的概况(一般历史章节的每张知识点都会黑体标注,下面的是对其的扩充和介绍)。

下课的时候选择晚自习的10-20分钟,把今天上课学习的知识点背诵记忆下(这里不是盲目的背诵,是根据知识点下面的介绍,理解性的背诵,不需要完全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主要是有个印象)。

通览课本目录,对每个章节存在的联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便于理解联想。

二、对于选择题的学习:

在平时的练习中,选择题不要翻书,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无论会不会都凭着自己的理解写完成,然后核对答案。正确的就简单的看一下,错误的把答案和题目连起来多看几遍并且再根据答案调节理解的思路。

考试前,把以前做的选择题拿出来看看,错误的尽量再做一遍,加深理解,避免考试又犯同样的错误。

三、对于问答题的学习:

平时回答问答题时,无论会不会首先凭借着以前的记忆大概的写出一些,然后翻到目录,找到详细的章节,回答完整。但是要找到答案里面的关键字,第一次写答案的时候可以抄完整的,以后凭借着关键字自己组合语句。

考试的时候,按照关键词回答问题,切勿回答乱而杂,阅卷老师喜欢简洁的答案,太过庸杂只会让阅卷老师烦躁,更不会得到高分。

四、对于材料题的学习:

阅读材料找到材料的关键词和关键语句,注意如“如果”“因此”这些转折,总结的词语。

回想对目录的联系,找到相应的知识点(注意是知识点不是篇幅很长的概述,这里是一些关键的句子和词语)。

根据知识点然后材料,即可渐渐完整的回答。样式:课本知识点+材料语句(这个就是结合材料分析)

五、总结:

学会总结,这个是每门课学习的关键。总结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复习的时候有的放矢能掌握自己的复习的重点和自己薄弱的地方,这样事半功倍的复习有效果。

注意事项

历史学习是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历史学习不是死记硬背,学习都是学习的方法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节选

第一部分: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

西周 政治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

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文字:甲骨文→金文

春秋战国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犁牛耕

春秋晚期人工冶炼铁器

儒家诞生:孔子创立(仁、礼、《论语》);孟子(仁政);荀子

道家:老子(道是万物之源、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韩非(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百家争鸣: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和源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战国时期出现指南针(“司南”)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屈原:楚辞(《离骚》)

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朝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刺史制度

儒学成为正统: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

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丝织业:西汉丝绸之路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汉赋

魏晋南北朝 “书圣”王羲之(草书、行书)

隋朝

唐朝 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

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

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

颜真卿、柳公权(楷书)

唐诗

两宋 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

儒学发展为理学,宋明理学两大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瓷器:景德镇

“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行书)

宋词

元朝 地方设行省(即行中书省)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宰相制度结束,明成祖设立内阁,专制主义加强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帮出现(晋商、徽商,会馆产生)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法令

批判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清朝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京剧:四大徽班进京,汉调和徽剧融合形成京剧

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西周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

秦朝 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汉朝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刺史制度

隋唐 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

北宋 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

元朝 行省制度

明朝 废丞相,设立内阁

清朝 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两大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但君主与中央占主导地位。

影 响:有利于防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容易产生暴政、腐败;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后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发展。

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

农业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铁犁牛耕

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商周井田制、北魏和唐均田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手工业 格局: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官营为主

冶炼业: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春秋晚期人工冶炼铁器;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丝织业:西汉丝绸之路

制瓷业:中国最早;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宋朝景德镇

商业 秦代:商品买卖明码标价

汉代:“市”有专门管理机构

六朝:“草市”形成

唐代:“夜市”繁荣

宋代:“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明清:商帮(徽商、晋商)

萌芽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束缚

重农抑商 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重视保护农业。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对商业征收重税 都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海禁 明清时期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法令,

专题三: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儒家:孔子(仁、礼);孟子(仁政);荀子

道家:老子(道是万物之源、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齐物,逍遥)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韩非(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最重视

百家争鸣: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和源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汉代儒学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儒内法

影响: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心即理也”

明清儒学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民主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宋明理学)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火药(唐朝末年用于军事)

雕版印刷术(唐朝《金刚经》)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

指南针

汉字书画 汉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书法:(东晋)“书圣”王羲之(草书、行书);(唐)颜真卿、柳公权(楷书);(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行书)

绘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北宋以后文人画占主流

文学成就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屈原:楚辞,代表作《离骚》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京剧 京剧: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汉调和徽剧融合形成京剧

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

民主 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实行“陶片放逐法”,打击反民主势力。标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伯里克利改革:公民大会保障民主,雅典民主制顶峰时期——“黄金时代”

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少数人的民主(男性公民);直接民主

机构: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和罗马的基本法

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古代法律

文化上:秦代的“焚书坑儒”到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由法家到儒家转变,更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秦代科技发达,造纸术(西汉出现,东汉成熟)的发明改进,《九章算术(刘徽)第一部数学专著》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东汉时期)》是汉代的典型代表,汉代文学上出现了新的文体——赋。

⒊魏晋南北朝(220——581年)——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不断,民族融合加强,九品中正制度维护士族的政治特权,选拔官员看中出身和门第,不注重才能,政治制度出现了三省制。

经济上: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发展。

文化上:此时佛教盛行,佛教文化突出,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大家。东晋顾恺之的绘画讲究“以行写神”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四大农书之一。是比较系统,完整的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生产经验和知识。

⒋隋唐时期(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

政治上:国家统一局面再次出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出现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分割宰相的权利,加强了皇权,同时三省分工协作,提高了办事效率,科举制打破了按门第选拔人才的标准,通过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阶层的基础,唐玄宗统治后期,由于地方节度使势力迅速膨胀,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唐朝于此由盛转衰。此后持续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的分裂混战局面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经济上:封建经济繁荣,农业上出现了曲猿犁和筒车,手工业方面制瓷技术进步,瓷器取代丝绸成为外贸的代表,唐朝商业繁荣,长安成为国际大都市,但商业贸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文化上:佛、道、儒三家思想均发展,儒家受到挑战,科技发达调版印刷术和火药技术出现,唐代诗歌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出现了李白,杜甫等大诗人,绘画艺术突出,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等书法名家和阎立本,吴道子等绘画大师。

⒌五代辽宋夏金时期(907——1368年)——封建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政治上:政治上由若干个民族政权并立到大一统,制度上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宋代分割相权,削弱地方官的权力,解决了地方分裂问题,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大改革。

经济上:商业发达,宋代坊市的界限被打破,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兴盛,出现了许多大港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手工业部门,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

文化上:程朱理学的出现促进了儒学的发展,成为官方哲学,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三大发明【(指南针——战国发明司南,北宋出现指南针)印刷术(唐朝出现,北宋成熟)火药(唐初出现)】完成并外传。元代郭守敬编订《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文学形式上出现了词和散曲,艺术上出现了苏轼等书法家,还有风俗画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2280119" });

快乐的学习,快乐的考试!

⒍明清时期(1368——1840年)——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中国渐渐落后于西方

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丞相制度子明代废除,随之出现内阁,军机处,决策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工商业市镇,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由于政府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到阻碍,外贸也逐渐萎缩,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文化上:儒家思想受到严重批判,出现了反封建主义思想,传统科技处于总结阶段,出现了《农政全书》 、《本草纲目》等巨著,明清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是小说,更能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突出,京剧出现并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

中国近代历史阶段特征

一、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

⒈政治上:①西方列强从鸦片战争开始侵略中国,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因此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但鸦片战争后变为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 ;③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④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民主革命序幕。

⒉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倾销商品,掠夺整个农副产品,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⒊思想文化: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始想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二、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⒈政治:①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在一起成为中国革命的敌人,共同压制太平天国运动。西方国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获得大量侵略权益满足了其侵略野心,同时列强在国内忙于政治经济改革,因此在19世纪60——70年代,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但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西方列强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先后爆发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至20世纪初两大社会矛盾开始汇流,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在《辛丑条约》条约签订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义和团运动。

⒉经济: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地主阶级开展了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列强侵略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

⒊思想文化:地主阶级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维新派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思想,在19世纪末促进了思想解放。

快乐的学习,快乐的考试!

三、20世纪初至1919年——资本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

⒈政治:民主革命成为20世纪初的进步主流,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中国开始出现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⒉经济:民主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战后出现短暂的春天。

⒊思想文化: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与实业救国思想并存,北洋军阀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后传入中国。

四、1919——1927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⒈政治: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国民大革命开始,但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革命转入低潮,北洋军阀逐渐被南京临时政府取代。

⒉经济:帝国主义一战后卷土重来,中国资本主义经济重新受到压制。

⒊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在工农群众中广泛传播,与新三民主义同时并存,但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五、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

⒈政治:国民党新军阀统治开始,代表大自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建立根据地与国民政府对峙。围剿与反围剿是国共双方的主要军事斗争方式,红军反围剿失利后,红军长征,到达抗日前线,日本大举入侵,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⒉经济:国民政府推进经济改革,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出现,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实行土改运动,农民分得土地,农村经济有所发展,出现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成分。

⒊思想文化:以报刊为主阵地,进步思想与反动思想在思想战线展开激烈斗争,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导中国革命。

六、1937——1945年,抗日战争

⒈政治:日本全面侵华,全民族的抗日开始,国共出现第二次合作,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进行抗日,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日益壮大起来。

⒉经济:战乱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遭到劫难,大批企业内迁,日本在沦陷区进行疯狂经济掠夺,官僚资本主义日益膨胀。

⒊思想文化:日本在沦陷区进行奴化教育,消磨中国人的反抗意志,毛泽东思想逐渐成熟,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快乐的学习,快乐的考试!

七、1945——1949年,解放战争

⒈政治: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努力,政治斗争是国共斗争的主要形式,1946年内战爆发后,经过了防御,反攻,决战三个阶段,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⒉经济:美国扩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使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处于独占地位,官僚资本主义压制民族资本主义,使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纷纷倒闭破产,国民经济凋敝。

⒊思想文化: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党的工作重心有农村转移到城市,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中国现代史阶段特征

一、 过渡时期(1949年10月——1956年12月)——从新民主主义

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在经济结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等方面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政治:巩固新生政权,完成土地改革运动,和平解放西藏,逐步确立了包括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一五”计划,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经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外交: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奠定了共和国外交基础,其中“一边倒”方针对促进经济发展,打破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巩固中苏人民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文化:新中国在思想文化,国防方针,教育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二、曲折发展时期(1956——1966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的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建设先进社会主义工业国的任务,但是1958年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在实践中偏向了多,块,因而忽视了客观规律,左倾冒进思想抬头。

经济: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挫折,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困难。

外交:反对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友好外交关系。

文化:提出“双百”方针,文学艺术创作一度出现繁荣,但发展曲折。

快乐的学习,快乐的考试!

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错误

政治:中央领导人错误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式,认为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任然是敌我阶级矛盾,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遭到严重践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造反派夺权,陷于瘫痪。

经济:工农业生产秩序遭到破坏,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失,1973年和1975年在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主持下,国民经济有所恢复和回升。

外交: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国际上掀起了一个与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科技文化教育“两弹一星”研制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空时代,双百方针受到冲击和破坏,文化艺术及学术问题被当成了政治问题,妨碍了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文革期间教育战线受到造反派的冲击,学生停课闹革命,高考制度被取消。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

政治:1978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全面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制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得到重建并获得发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祖国统一大业获得突破,“一国两制”方针提出并得到成功运用。

经济:对内改革,实行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变生产关系,所有制结构,经营方式,产业结构和分配方式,调动生产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巨大提高,实行对外开放,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扩大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外交: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理论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坚持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应对挑战,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与周边国家积极合作,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文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科技教育: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返回地面成功,科学家袁隆平选育了杂交水稻——南优2号,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针对教育制度,

相关专题

  • 高中电子课本

高中电子教材全套:高中电子教材,是9553绿色软件站为广大高中学生,陪读的家长,还有教师们罗列...

相关推荐